到10月20日,本会今年度在市本级开展的助学活动顺利结束。共资助大学新生91名,资助金额906000元;资助在校大学生113名,资助金额293000元;资助高中生(职高、技校)214名,资助金额244000元;资助初中生40名,资助金额20000元;资助小学生46名,资助金额20200元。总计有504名学生得到资助,比去年的486名增加了18名,资助金额达1480200元,比去年的588300元增加了150%多。助学活动达到了确保不让一名学生因家庭贫困而辍学的目标。今年度的慈善助学活动反映出如下几个特点: 一、早动手、早准备、救助条件调整恰当。从3月上旬开始,我们就开始酝酿今年度的助学工作,并确定一名副会长具体负责。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充分听取了有关部门和四个区慈善总会(分会)、社发局的意见和建议后,会长例会多次对今年度的助学工作作了专题研究,6月初就出台了“2006年对市本级贫困家庭学生发放慈善助学金的实施方案”,并与市教育局、市民政局联合召开开展今年度慈善助学活动的专题会议,具体部署此项工作。会上,许多参加会议的校长在发言中认为,今年救助条件调整的恰当,尤其是持四证(即低保证、特困残疾人优惠证、特困职工优惠证、低收入家庭援助证)的困难家庭学生都可以得到慈善救助,可以做到助学一个不漏,而且操作简易、方便。民政部门的同志也反映,今年对救助对象家庭是否困难,把关比前两年要方便得多,因为该学生家庭是否持“四证”之一,电脑上一点就清楚了. 6月中旬的助学专题会议结束后,不少学校就把审批表发到了符合救助条件的学生手中,不仅给这些学生完成学业提供了定心丸,也为这些学生加倍努力学习提供了动力。同时,本会也能更加及时地了解掌握助学活动开展的动态,有效地指导助学活动更好地开展。 二、以助学活动为契机,引导和动员更多的社会力量参与慈善事业。在前两年开展的助学活动中,我们尝试了帮助结对助学和定向捐赠助学的形式,在取得初步成效的基础上,我们感到社会各界对慈善助学热情高、主动性强,有必要进一步宣传和推广结对助学和定向捐赠助学的形式。这样做,既可发挥社会各界参与慈善事业,开展助学帮困的积极性,又可劝募到更多的慈善资金,而最终受益的是更多贫困家庭的学生。早在今年2月,市烟草公司领导班子成员就有意向结对助学,7月下旬,高考发榜后我们就把一批符合救助条件的大学新生名单送到烟草公司,供他们领导班子成员挑选助学对象。4月份,天声公司在筹备公司成立15周年庆典活动时,有意向做慈善救助项目。我们向该公司推荐了慈善助学项目。在得到该公司确认后,我们又数次上门。与该公司主要负责人共商助学的每一个细节。7月20日下午,在该公司庆祝成功创业15周年的活动上,该公司与本会签订了协议书,又与被资助的15名高中新生签订了相关事项协议书。这15名困难家庭学生,在今后3年的高中学习中,每人每年将得到该公司1000元的资助。去年,我们成功地为东明实业公司做好慈善助学牵线搭桥的“红娘”后,今年,东明实业公司又主动上门来要求我们继续做“红娘”,我们义不容辞地接受了委托,为东明实业在嘉兴一中和嘉兴学院开展慈善助学活动。10月20日是博雅酒店开张的大喜日子,之前,博雅酒店多次与我们商量做慈善助学项目,经我们介绍推荐,该酒店确认了对外来民工子弟学校困难家庭学生开展慈善助学活动。开业庆典的当天下午,博雅酒店与本会签订了为期5年,每年60万元的留本冠名助学基金捐赠协议。今年捐赠留本冠名基金的增值部分2.8万元,当场发给了36名外来民工子弟学校的中、小学生。 值得一提的是,本会今年与南湖晚报一起开展的第二届“嘉禾绿荫行动”,借助媒体的平台,不仅大力宣传慈善助学活动中涌现出来的好人好事,还为捐赠者和困难家庭新考取大学的学生牵线搭桥,从6月28日开始,到8月26日,历时两个月,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共收到50多笔捐款,近70万元,34名寒门学子得到了67万元的定向和结对资助。在8月26日下午本会和南湖晚报共同举办的绿荫使者与寒门学子认亲会上,得到资助的寒门学子满怀激动,热泪盈眶,感恩之情溢于言表,纷纷表示要以品学兼优的实际,回报好心人,回报社会各界对他们的关爱。 由于社会力量的广泛参与,今年的资助力度不仅大大高于往年,还使慈善精神不断深入人心,慈善文化得以进一步宣扬,慈善氛围也日渐浓厚。 三、市、区慈善总会互动,教育、民政部门联动,保证慈善助学活动顺利进行。5月中旬,我们就与各区慈善总会(分会)、社发局进一步商定助学对象的条件设置,申请报批程序,助学金领取和与各区结算办法等。这样做的结果有效的避免了在同城范围内条件、标准不相一致和多头重复救助等问题。还是在5月中旬,我们与教育、民政部门沟通,得到了他们的大力支持,教育部门负责各学校贫困生的上报和慈善助学金的代发;民政部门负责贫困情况的审核等。由于市、区慈善机构和有关部门的通力合作,确保了应该资助的对象不遗漏,从而保证了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困难而辍学。今年,本会还将原由市总工会资助的困难职工家庭的学生纳入到慈善助学的范围中来,得到了市总工会的称赞。 当然,今年度的慈善助学工作还有不少不尽人意之处,如,社会发动面还有待于进一步扩大,宣传力度还有待于进一步加大,多头救助的现象还有待于进一步规范等等。 助学是改变家庭贫困的有效途径,在以人为本、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意义更加重大。我们将在认真总结经验的基础上,把明年的助学活动开展得更好。 2006年10月31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