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寒门学子13号 张真的家在民丰新村,房子很小,没有卫生间也没有厨房,父母房里电视机的声音能清晰地传入他的房间,为了让张真安心学习,他高中三年父母一直没看电视。今年高考,张真以理科673分的高分被复旦大学提前“挖走”。 从来不对家长提要求 “知道自己家境不好,孩子从来没对我们提过要求。”张妈妈疼爱地看着自己的儿子说,“说出来你恐怕难以相信,他自己用零花钱只有高三一次,那次是因为自行车的轮胎坏了。”张妈妈说她总是会准备30块钱让儿子放在身边,以便临时有事可以救急。但这些钱张真一直没有用,“他从来就没有想过去买零食、玩具那些东西。” 张真腼腆地告诉记者,他从小就知道自己家境不太好,但是父母节俭的作风让他记忆深刻,“虽然他们过得很苦,但是从来不会委屈我,只要是学习上的要求,他们总是会满足我。” 每次考试拿回好成绩 “1999年,我从毛纺织厂内退,每月只能拿到200多元,他爸爸的工资也只有500多元。”张妈妈说,当时为了补贴家用,她到一家羊毛衫厂打工,但是自己身体比较弱,上班3天就在厂里晕倒了,“那次我在家里躺了一个星期才恢复过来。当时日子真的很艰难,好在孩子听话,让我们感到很安慰。”张妈妈说,孩子每次考试总是会拿回好成绩,“去少年宫学奥数,他每次拿第一名回来。” 令张妈妈感到更欣慰的是,孩子非常贴心,每次自己有点头疼脑热,张真就会关心地问好几遍,如果生病吃药,他就帮妈妈端水送药,“他还会帮我看看药有没有副作用,告诉我要怎么吃。” “先做人后做事” “妈妈教会我很多,最重要的是她告诉我做人的道理,就是‘先做人后做事’。”张真说,妈妈总是把他和爸爸放在第一位,“她总是先满足我们的需要,把我们照顾得很妥当才会想到自己,而她待人接物也是这种做法。”妈妈的做法对张真影响很大,他把“先做人后做事”当作自己的人生信条。“我很感激妈妈。”听到儿子这么说,张妈妈忍不住有点眼红,张真用手拍拍妈妈的手背,安慰妈妈不要流泪。 这几年,原先的厂倒闭后,张真爸爸就到国鸿汽车公司上班,收入比之前多了一些,张妈妈说:“最近一两年我们的生活刚刚有了起色,但是儿子马上要上大学,费用更大了,这对我们家来讲还是有不小压力的。” 张真说,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给了他硕博连读的名额,但是他放弃了这个机会,而选择了复旦大学的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我不希望自己将来的路太窄,如果有机会我想考清华大学的硕士生。”
“我有妈妈要照顾,有弟弟要培养” | 没了父亲的她在痛苦中选择坚强 | | | N晚报驻平湖记者 辛春喜 | |  寒门学子14号 记者走进平湖市渡船桥村的丁维家中时,这名坚强的女生高兴地对记者说:“刚刚我们学校的老师打电话来了,说宁波大学的录取通知书已经送到学校了。” 爸爸看不到通知书了 今年3月份,丁维的爸爸被诊断出骨癌,然后送往上海治疗。眼看女儿高考在即,丁维的爸爸对她隐瞒了病情,直到一个月后转回平湖,丁维才知道真相。不久,疼爱她的爸爸因医治无效而于4月份永远离开了她和妈妈。那几天,一家人生活在一片阴云之中。爸爸没能看到自己的大学录取通知书,这是丁维感到最遗憾和伤心的事。 丁维的妈妈个子不高,身子也显得瘦弱。丁维从嘉兴一中毕业后,马上要上大学,丁维的弟弟接下来要读四年级,现在,家里所有的重担都落到了妈妈的肩膀上。 学习成绩一直很优秀 采访中,丁维的妈妈多次潸然泪下,丈夫的意外去世给她带来了巨大的压力,一个家庭的生活开支,一双儿女的学习费用,以后的一切,都要她独自承担。丁维的妈妈在一家服装厂工作,每月的工资只有1000元稍微多点。“虽然今后的生活会很困难,但女儿优秀的学习成绩一定会给我动力。”这位纯朴的农家妇女说。 丁维从小就有学习天赋,在小学里,她经常用双百分作为礼物送给父母。到初中时,她也一直名列年级前茅,在好手如林的嘉兴一中,丁维的成绩也一直稳定在班级前五名。 这么好的成绩与丁维的努力分不开。她妈妈告诉记者,丁维在家时很少出去,书本是她最好的伙伴,家人也尽量给她创造良好的学习条件。上高中时,由于离家远,父母就让她一个月或者更长的时间回一次家,安心在学校学习。丁维的刻苦努力,一直受到老师的夸赞。 经历痛苦选择坚强 爸爸的突然离去给了丁维很大的打击,在较长一段时间里,她一直陷于痛苦中不能自拔。她记得爸爸去上海治疗前,脚有点痛,家里人都以为是骨质增生之类,哪里想到竟是骨癌?等到她知道情况时,爸爸已经转回了平湖,不久便去世了。从那以后,丁维的成绩也有所下降。班主任老师非常着急,与她进行思想上的沟通。聪明的丁维在老师的开导下明白,自己必须坚强地面对这一切,才能对得起疼爱她的爸爸和处于悲伤中的妈妈。 丁维在痛苦中选择了坚强,她最终以594分的高分,被宁波大学生物工程专业录取了。“虽然历经了人生中的痛苦和遗憾,但我必须选择坚强,因为我有妈妈要照顾、弟弟要培养。”丁维说。 “大四之后,我要让爸妈‘下岗’!” | 姜建飞想早点接过父母的担子 | | | N晚报记者 沈爱君 实习生 鲍引欢 摄影 陈 慧 实习生 夏 婷 | |  寒门学子15号 采访姜建飞的时候,他70多岁的奶奶一直在旁边抹眼泪:“这孩子太懂事了,我舍不得他到很远的地方去读书。”因为高考发挥得不好,考了590分的姜建飞最终选择了合肥工业大学。采访中,他一直颇有歉意地看着奶奶。 姜建飞毕业于秀州中学理科班,他家住在新丰镇民丰村,家里的收入主要来自6亩多的水田和父亲在建筑队打零工。在他读高二那年,父亲得了骨质增生和腰椎突出的病,从此不能干重活。姜建飞说:“从我有记忆开始,爷爷就一直在生病,高二那年去世了,奶奶年纪也大了,最近身体也一直不好。” 在这样的环境下,姜建飞早早就帮助父母干起了农活,但他的成绩一直很好。父母对他很疼爱,但是教育上要求很严格。小学五年级开始,姜建飞就会跟着父母下田插秧,而且速度很快,一个下午能插满四大行。他也从来不向父母要零钱买零食或玩具,“小的时候最盼望过年,因为过年时有很多好吃的东西,家里又热闹,农活又轻松。” 让姜建飞印象深刻的有两件事:一是姐姐辍学,二是爸爸戒烟。 姐姐原本成绩也不错,但是看到家里实在没有钱,读初三的姐姐私下里对弟弟说:“除非考上嘉兴一中,如果考不上我就不读了,早点工作帮助你读大学!”中考后,姐姐得知自己不能进一中,很快就去新丰镇上一家服装企业找了一份工作,以每月1000多元的薪水全力支持弟弟读书。尽管有姐姐的支持,姜建飞每月还是坚持只用200元不到的生活费,而衣服鞋子也通常是姐姐买好了送给他。 高一下半学期,姜建飞忽然发现父亲不抽烟了。因为建筑队经常帮人家造房子,好客的主人都会敬烟,父亲因此有了烟瘾。以前戒了好几次都没戒掉,这次之所以这么成功地戒掉,父亲对母亲说出了原因:“我少抽一包烟,儿子就可以在学校吃一天好饭菜。”除了尽量节省外,父亲还抓住所有机会打零工,好的时候一天可以有30元工钱,“这些真的是血汗钱啊!”姜建飞惭愧又心疼地说。母亲和奶奶每天在田里忙碌的身影,时时提醒姜建飞要为这个家争气。 姜建飞的愿望很朴实,说出来时却又充满了自信和豪情:“大学四年后,我要让父母‘下岗’!”他解释说:父母太辛苦了,干了一辈子农活培养自己读书,所以自己最大的愿望是希望父母能早日得到休息,把生活的担子交给他来挑。 在校每天伙食费3元,现在打工每天挣30元攒学费 | 金华芳在妈妈鼓励下艰难求学 | | | N晚报记者 吴晓宇 摄影 实习生 夏 婷 | |  寒门学子16号 金华芳以理科572分的成绩考上了陕西师范大学,懂事的女孩为了减轻家里的负担,高考结束没多久就到镇上的“梦迪”公司当了一名临时工。工作10多天后第一次有机会休息,金华芳和我们约好在她家里见面。 读书时每天伙食费3元 金华芳家住余新镇金星村6组,在过去的高中三年里,隔两三个星期,她就骑着自行车从嘉兴一中出发,花上1个多小时赶回家。金华芳有点不好意思地对记者说:“但是高三之后,因为晚上要开夜车看书,实在没有力气骑车回家,所以我都是乘公交车的。” 金华芳读高中的头两年里,每天伙食费只花3元,“她总是挑最便宜的菜买,那两年在学校就没买过荤菜。”金妈妈说起来就心疼,“她的学费和家里所有开销就靠我拉横机,知道她在学校吃得不好,但是家里也没有办法啊。” 读高三的时候,有个好心人每个月资助金华芳100元,这让她偶尔能吃上一顿荤菜,“我们问了班主任好几次,想知道这个好心人到底是谁,但是这个好心人一直不愿让我们知道。”金华芳和妈妈感激地说。 妈妈是她的精神支柱 为了减轻家里负担,金华芳决定填报陕西师范大学,但谁知道竟然填错了志愿,“因为学校提前批学费全免,但要去当小学老师,我想也好的,毕竟学费免了,但没想到我填错了,填的是第一批志愿。”,金妈妈说,当老师告诉金华芳,她已经被陕西师范大学材料专业录取了,但不是学费全免的那一种,女儿当场大哭起来。 坚强的妈妈一直是金华芳的精神支柱,“妈妈从四川嫁到村里,家里的一切都靠她。”金华芳说,家里的收入就靠妈妈拉横机,每年的收入有七八千元。“读初二的时候,爸爸就让我不要上学了,说只要认得字就行了,我跟他吵了一架。”金华芳说她那一年成绩直线下降,妈妈对她说:“妈妈一定会支持你读书的,就是让我去借、去贷款,我也会让你读下去。”金华芳在妈妈的鼓励下,考上了嘉兴一中,为了得到奖学金,金华芳原来想去读其他学校,但是妈妈不同意,“她说读好的高中才能考上好的大学。” 妈妈上半年横机生意不太好,赚的钱不多,筹学费还有困难。金华芳考试结束后就去厂里打工,每天可以挣30元。妈妈还是像以前一样支持她读书:“不管多么艰难,妈妈一定要让你去上学的!”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