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寒门学子17号 说起许家,王店凤珍村村委会的工作人员不由叹了口气。10多年前的许家情况还可以,用尽全力造了一栋三层楼房,但一场车祸改变了他们家的境况。现在,许云鹏以理科656分的成绩考上了中国科技大学,“孩子是争气,但现在我们当父母的不够争气,这笔学费我们上哪凑去?”许爸爸担忧地对记者说。 一场车祸改变了家庭 2003年的国庆节,许云鹏在学校接到家里的电话,说父亲出了车祸。放下电话,许云鹏立即赶到医院,“当时爸爸就躺在病床上,腿高高挂着,妈妈一看到我跑进病房,马上拿起一件衣服遮住爸爸的腿不让我看。”许云鹏说这个细节他怎么也忘不了,“我想妈妈是怕我担心难过吧。” 那场车祸花掉了5万多元,不仅家里积蓄用尽,还欠下不少债,之后因为取钢板又花了1万多元,“前前后后借了2万多元,到现在还没有还清呢。”车祸后,许爸爸的脚使不上力,再也不能干重活,一家生活的重担全压在许妈妈一人身上。 为妈妈烧好每一餐饭 每天凌晨4点半,许妈妈就起床忙碌起来,喂鸡、养蚕、下地照料农作物,“她每天花几个小时打理好家里的事情,然后去镇上的加工厂拉横机。遇到生意好的时候,她每3天就要加一天班,晚上9点多才能回家。” 看到妈妈日复一日辛勤地操持着这个家,许云鹏为妈妈感到心疼:“她这样干下去身体会累垮的。”为了让妈妈能有充足的营养,许云鹏暑假在家掌勺,变着花样给妈妈做好吃的菜。许云鹏说饭桌上的菜都是从地里摘来的,一盘青菜、长豇豆解决了爸爸和自己的中餐,晚上妈妈回来,他会摘几个番茄,从鸡棚里取几个鸡蛋,给妈妈烧一个番茄炒蛋。“妈妈太辛苦了,所以我要给她做好每一顿饭。” 放弃和同学一起旅游 高考结束后,班里同学自发组织到浙西大峡谷旅行,这既是对高中生活的告别,也是同学之间的最后一次聚会。“这次去大峡谷费用大概要三四百元,孩子很懂事的,知道家里经济比较困难,就放弃了这次旅行。”许爸爸对儿子有点愧疚。 没有和同学一起去旅行虽然有点遗憾,但许云鹏想得更多的是即将面临的难题——大学学费。为了减轻家里负担,他已经在村里找了好几份家教,“他妈妈厂里的同事知道我们家境不太好,所以给了我们这个机会。”许爸爸很感激妻子同事的好心。
在她刚刚被浙江理工大学录取时父亲突然去世 | 艰难让张婷变得更坚强 | | | N晚报驻海宁记者 陈 强 通讯员 陈新江 | |  寒门学子18号 在海宁市斜桥镇中石路一条窄窄的老弄里见到张婷时,她正在一箩筐的毛豆杆边摘毛豆,头始终低着,脸上还有泪痕,手臂上还戴着孝。张婷今年19岁,就在她刚刚以文科562分的成绩考入浙江理工大学法学专业时,体弱多病的父亲却突然去世。我们见到张婷的前一天,她父亲刚下葬。 生活在入不敷出的家庭 张婷家的屋子非常旧,也没有什么像样的家具,两台放在小凳子上的小电扇,成了屋里唯一带点现代化的东西。张婷的妈妈和几个邻居告诉我们,这3间旧瓦房是1972年盖的,“真正属于张婷家的只有一间半,另一间半是她爷爷留给张婷伯父的。” 张婷家里如此清苦,主要是因为她的父母身体不好,也一直没有稳定的工作,“我爸从小就有气管炎,每年发病季节都哮喘,要一直吃药。我妈生了弟弟后也体弱乏力,干不了力气活……”在这种艰难的情况下,为了维持生计,张婷父亲在镇上农贸市场找了份看门的工作,月收入是600元;妈妈在家里接针线活,月收入有500元。除去医药费和日常开销,家里的收入年年都是入不敷出。 艰难的生活是一种磨炼 清苦的生活让张婷很早懂事,从读小学一年级起,就一直在课余时间帮妈妈做家务和针线活,现在她已是这方面的能手。隔壁70岁的高奶奶讲起张婷,还是带点惋惜:“别的孩子小时候都在父母怀里撒娇,这小人家从小就忙来忙去,真叫人心疼……” 为了帮家里减轻负担,张婷从初三开始,就利用暑假到附近的电子厂等单位打工。“这个暑假也这样,因为每个暑期后要交学费,都是我们最愁的时候!”张婷说。 但是,这个暑期并不像以往那么平静。“6月20日,我知道自己被浙理工一本录取的时候,本来以为这个暑假会蛮开心的。但没想到父亲却病危了,19日就去世了,他今年才50岁……” 艰难的生活是不幸的,让张婷失去了很多很多;但张婷却因此而比同龄的孩子都早熟和懂事。接受采访的时候,张婷尽管眼里满是泪水,但她准确流畅的表达能力和沉着冷静的处事能力都超过了同龄人。张婷对记者说:“艰难的生活是一种磨炼,能让人变得更坚强,也能更深刻地感受到人间的真情和关爱……” |
“我觉得生活是公平的,你某方面少了,另一方面就多了” | 章勇想通过努力改变家庭命运 | | | N晚报记者 沈爱君 实习生 鲍引欢 摄影 陈 慧 实习生 夏 婷 | |  寒门学子19号 本报讯 章勇的堂姐一再给晚报打来电话,希望有人能帮弟弟的忙,因为她很清楚叔叔家的状况:婶婶一直生病,叔叔在新塍镇上一家企业里当临时工。而按照章勇自己的打算,则是希望通过助学贷款来解决大学学费。 记者眼前的章勇是个倔强而沉默的男生,翻看他的同学留言后有点了解他了:“外表虽然冷漠,但内心单纯……心地善良,像个小男子汉,遇事有主见,很有个性和进取心。” 慢慢地,沉默的章勇逐渐打开了自己的话匣,毕业于嘉兴三中的他今年高考考了547分,他认为自己没有发挥好。考虑到自己的家境,也就不打算去高复了。他说自己最大心愿就是快点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家庭的命运,让父母过上幸福的生活。章勇承认自己很要强,这一点和父亲很像。虽然家里经济一直紧张,但是小学和初中阶段,他和父亲从来没有向学校申请过减免学费,父亲总是自己想办法解决。等到高二下半学期,看到父母的压力太大,章勇自己去学校申请了困难补助和学费减免,“这对我的自尊是一个挑战,但是我克服了自卑这个心理障碍,自此多了一份勇气!” 17岁那年,初中刚毕业的章勇跟着父亲去洪合镇上卖西瓜,一天下来,钱没赚到多少,手臂和脸颊被晒得绯红发烫,他也更加明白父母养育他供他学习的辛苦和不易。所以,平日他尽量不向父母要学习以外的钱,就连高中学习中需要的辅导书也都是尽量向同学借或誊抄,而平日里的课外图书则一律去学校图书馆或到要好同学那里借阅。 正如同学们的毕业留言里所说,章勇的内心善良单纯,说到自己高中生活中最难忘的事情,他记得是自己高二那年的生日:“我以前从没有好好过过生日,也没收到过生日礼物,但是那次班级里的一些同学凑钱买了块手表送我当礼物,我真的很感动。虽然这块手表现在已经不能走了,但是我还是把它好好珍藏着,那是一份温馨而甜蜜的回忆。”虽然生活在贫寒的家庭,但是章勇说自己从来没有觉得委屈,“我觉得生活是公平的,你某方面少了,另一方面就多了。就像我,虽然钱少了,但是我多了克服困难的勇气和经历,让我懂得凡事要靠双手去努力!”章勇的愿望是一步步减轻父母的压力,让父母的生活越来越甜,“我觉得自己离愿望越来越近了!” |
将去长春大学读室内设计的聋哑少女姚梦琴有个愿望—— | “为好心人设计一个漂亮的家” | | | | |  寒门学子20号 N晚报记者 高家宽 N通 讯 员 朱晓忠 N摄 影 陈 慧 家住市区天河社区的姚海华,最近每天都去教育考试学院打听女儿的大学录取通知书到了没有。女儿姚梦琴是聋哑人,今年以优异的成绩被长春大学录取了,但高昂的学费让这个原本就一贫如洗的家庭陷入困境。街道和社区干部为她们家牵线结对后,圆了这位坚强的残疾少女的大学梦。 姚梦琴生下来2个月左右因生病两耳从此失聪。姚海华和妻子带女儿去过杭州和上海的很多大医院,但医生告诉他们,孩子的听力很难恢复了。到了上学年龄,姚梦琴进了市特殊教育学校。在完成了九年制义务教育后,她凭着优异的成绩被南京聋人高级中学录取。“听说要去那么远的地方上学,我和她妈都不放心。”但姚梦琴却很坚强,她说自己能照顾好自己。为了方便和女儿沟通,姚海华咬咬牙,给女儿买了部手机。姚梦琴在南京读书期间,就用短信和家人交流。 对聋哑人来说,读书学习要比正常人付出更多的艰辛。进入高三后,姚梦琴学习得很艰苦,父亲就每月给她写一封信,鼓励女儿坚强地面对高考。姚梦琴在纸上告诉记者,收到爸爸的来信,会让她在接下来的时间里有更大的勇气去面对紧张的学习和生活。 姚梦琴的画画功底很好,16岁时,她的作品《年》被《艺坛新蕾》杂志收录在美术之星全国少儿书画大赛优秀作品集中。姚梦琴最想读的是艺术设计专业,在学习之余也一直朝这个方向在努力。今年上半年,老师带着姚梦琴和其他同学赴郑州的中州大学和长春的长春大学报考。姚梦琴两所学校都考上了,最后选择了长春大学室内装潢设计专业。 女儿考上大学,姚海华既高兴又发愁,愁的是眼下的学费拿不出来。姚海华夫妇是征地农民,都没有工作。夫妻俩开了家经营蜂蜜的小店,收入不仅要维持全家5个人的生活,还要供两个女儿的学费。姚梦琴很敏感,看到父母心事重重,知道可能是学费让父母为难了。她悄悄跟表姐联系后,去表姐的厂里帮忙缝羊毛衫。可是打零工挣的钱对于读书费用,无疑是杯水车薪。嘉北街道人大工委和天河社区居委会得知后,非常关心,在他们的努力下,姚梦琴与中国茧丝绸交易市场结了对,对方将在两年内为她提供每年4000元的学费。 很快就要到遥远的地方上大学了,姚梦琴知道爸妈都舍不得她,她在纸上写道:“我毕业后回嘉兴找份工作,住在自己家里,每天陪你们。我会好好学习,以后为那些关心、帮助过我的好心人设计一个漂亮的家。” |
儿子考取北京理工大学,爸妈笑过后就愁了 | 李铭读懂了父母的背影 | | | | |  寒门学子21号 N晚报记者 吴晓宇 N摄摄影影 陈 慧 李铭的家在新塍镇天福村,他的高中三年是在嘉兴一中度过的。每次回家,要转两三趟公交车,10多元的车钱总是会让李铭心疼上一阵,“这些钱可以当两天的伙食费了。”为了省钱,他减少了回家的次数,而把更多的时间花在学习上,“爸爸妈妈供我读书不容易,我不能让他们失望。”李铭今年以理科631分的成绩考取了北京理工大学生物技术专业,爸爸妈妈笑了,但笑过之后又愁了。 李铭说:爸妈是最好的爸妈 每次回家,车子还没到镇上车站,远远就能看到爸爸等在那里,“从镇上到家里没通公交车,所以爸爸每次都会来接我。”李铭觉得有点不好意思,已经是一个大人了,但在爸爸妈妈眼中,他还是一个孩子。“爸爸在外面打零工,工作很辛苦,但是每次我回家,他总是会来接我,真的走不开,他也会让妈妈来接我。”李铭说以前看朱自清写的《背影》,不懂他的感情,“后来看到爸爸妈妈在车站等我,我突然明白了他的那种感受。” 爸爸做油漆小工,月收入千元左右,妈妈在家务农,不仅要下地种水稻,还要照料蚕宝宝。“我们家养的是春蚕,那段时间,妈妈每天4点就要起床去采桑叶,如果晚了桑叶就不鲜嫩了。”李铭说妈妈是家里最辛苦的,记得上高二时有一次回家,不小心碰到妈妈的右手,妈妈痛得说不出话来,当时把他吓坏了,“当时也不知道是什么原因手疼,不仅抬不起来,采桑叶也没有力气。”李铭说妈妈当时去嘉兴市区的医院看了一次,花了50多元钱,“妈妈就看了一次,为了省钱,后来她就没再去。” 虽然爸爸妈妈不富有,但是在李铭眼中,爸爸妈妈是世界上最好的爸爸妈妈:“他们给了我很多的爱。” 妈妈:希望儿子学业顺利 李铭从小学习就很好,从来不用让爸爸妈妈操心,“他是一个很倔强的孩子,只要认定了目标,就一定要去实现。”李铭的妈妈告诉记者,孩子从小就很有主见,所以他们也很放心他自己拿主意。“当初孩子决定考到嘉兴一中去读书,我们虽然觉得压力很大,但还是满足了他的要求。”在一中读书,一年的花费在万元左右,对他们家来讲是很大的负担,但是为了让孩子能有一个好的读书环境,李铭的父母还是撑了下来。 “我和他爸爸还没有帮他准备好学费,到北京读书开销一定蛮大。”怎么解决儿子的学费,现在已经成了李家的头等大事,“但是不管怎样,我们不能耽误了孩子的学业。”李妈妈希望好心人能伸出援手帮他们家一把。 |
|